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68章

电子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近几年筹办的项目,本想着未来专门开一个发布会来向公众宣布,不过现在看来,今天这样的时机似乎正合适。

袁国鸿拿起那支特制的笔,在绒花上轻轻一扫,瞬间将细节放大了数千倍。

绒花的每一丝绒放大后都像白纸一般,如同一根根矗立着的柱子,而最粗的那一根“铜丝”的最顶端,赫然刻着“华国国家电子博物馆”的名称。

袁国鸿:“大家可以在这多绒花表面留下自己的名字,这多绒花也将作为第一件近代艺术品,收藏于电子博物馆。”

话音刚落,留言屏又刷起了清一色“要钱吗”的弹幕。

蒋嵩峻微微一笑,“当然是免费的,大家稍后可以通过互动方式用笔在绒花上留名。”

将绒花放在特制的仪器上,经过处理,很快就将它放大后的投影投射到了半空。

一个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名字被印了上去,每一个名字都寄托着华夏子孙对文化的一片热爱。

就连《寻宝奇兵》的嘉宾,都在卖货的空隙抽出时间将自己的名字发了过去,节目组工作人员更是连忙给家里人打电话,催促着他们留名。

两朵巴掌大小的绒花上,记了十亿人的姓名,在那些名字的最后,用国旗作为封底。

湘华双手捧着绒花,踏着众人的目光,推开了电子博物馆的虚拟大门。小心翼翼地将那两朵花放在了上传仪器上。

随着绒花缓缓升空,直播间里响起了那一首悠扬的老歌:

那是青春放光华

花载亲人上高山

顶天立地迎彩霞

啊~啊~

绒花,绒花

啊~啦~

一路芬芳满山崖[1]

上传到电子博物馆后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通过交互,触摸到绒花的虚拟模型。

好软,好轻……

曾经,花瓣上传承了千年的记忆,未来,它更将会延续万年的文化!

第112章 文物鉴定专家和古迹修复大师(11)

录完第一期《与国宝同行》后, 袁奕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。

曾经在工作时,她争分夺秒,生怕拖延一点时间就会耽误拯救文物的工作。可当她这次再回到文物局时, 大家都发现她的速度慢了下来,指尖上的功夫也更加精细。

就连席彩虹也总说她的手越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